原标题:奋楫争先 创优提质——平凉市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灵台县百里镇“下山入川”集中安置点。
华亭市华煤清能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全貌。
甘肃雨森年产36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加工生产线投入试生产。徐炜场
崆峒山雪景。
S28灵华高速公路的建成,让平凉市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全面实现。
建设中的灵台电厂。
连日来,平凉好消息接踵而至:
2024年12月9日,经省政府批复,灵台、崇信、庄浪县工业集中区成功升级为省级开发区;
12月27日,S19永寿至灵台、S28灵台至华亭二期、S23平凉机场高速公路特许经营项目平凉机场段动工;
平凉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全面建成并启动搬迁;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的重要一年。
这一年,平凉市委、市政府紧扣“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团结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创新实干、奋楫争先,全力稳增长、蓄进势、促改革、惠民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承压前行,在攻坚克难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稳进向好。
抓项目提质效 全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24年8月,平凉机场立项批复,标志着平凉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机场建设进入全面加速的新阶段。
11月19日,平凉市与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平凉机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平凉机场项目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又迈出了关键性、实质性的一步。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陇电入鲁”配套电网750千伏陇东换流站接入、全省首例特许经营铁路专用线长王铁路开工建设,平庆铁路、陈家沟煤矿专用线建设加快推进,灵台电厂750千伏送出工程全线贯通,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建成试通水……
平凉市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制造和绿色建材等重点产业链,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落实市级领导包抓、“五张清单”运行、“三个一”服务和“4+2”管理机制,全面加快补链强链项目建设。
工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
平凉市建立工业专班、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白名单”和“六必访”4项机制,实行清单化管理、规范化运行,打通工作堵点、破解发展难点、疏通企业痛点,全力提升服务效能,支持企业发展。
同时,加快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深入开展找矿突破和煤炭增储上产倍增行动,举办平凉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研讨会,与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白云岩矿、石油、煤层气等资源勘探开发加速推进。
走进平凉工业园区内一座座现代化厂房,量维医药原料绿色制造、新仰韶微生物制剂等工业项目“拔节”生长的气息扑面而来,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多链并进、加速贯通。
平凉坚持市级领导牵头包抓,全面推行分区域招商机制。市级领导带队赴北京、重庆、山东、浙江等地招商考察,高质量举办招商引资专场活动,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加力提效。坚持以九大重点产业链为牵引,扎实做好链条锻造、科技赋能、农业增效、绿色发展文章,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成效综合评价居全省前列。
平凉红牛、静宁苹果系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泾汭河川区设施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扩量提质,“静宁苹果”获评全国首个地理标志3A级知名商标品牌……平凉市坚持全链条、多业态、现代化,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创牌增效,牛果菜薯药主导产业产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同时,加大文旅康养重点项目实施力度,成立市文旅康养市域产教联合体,华亭米家沟、灵台皇甫谧医养文化景区晋级国家4A级景区,平凉获评“全国十大大暑节气生态文旅品牌”。
此外,平凉市加力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真正实现让利惠民。
强基础优品质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漫步在平凉中心城区街头,一步一景的游园随处可见,赏心悦目的景致为城市增彩不少。
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平凉中心城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提高至65%,入围2024年“中国海绵城市典范·终审案例”,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
华亭马峡镇、静宁双岘镇入选国家产业强镇,崆峒区贾洼村入选全国“和美乡村百佳范例”;
崆峒区、崇信县和庄浪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首次跻身“2024中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百强”榜单;
泾川县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崇信、庄浪、静宁县被命名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
平凉市以中心城区为带动,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实施城市道路通畅、公共服务配套、公园游园提升等项目238个,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6个。
高效运行“一键报贫”机制,持续深化拓展东西部协作,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分区分类推进和美乡村创建,编制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25个,建设省市级和美乡村60个、乡村建设示范村48个,千兆光纤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统筹衔接、协同推进,着力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生态一直是平凉最亮丽的底色,也是发展最大的优势。
2024年11月17日,庄浪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投运并网,标志着平凉市实现了全域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闭环处理。
庄浪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位于庄浪县工业集中区,由安徽海创绿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项目预计日处理生活垃圾4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14.6万吨、发电量6200万千瓦时、上网电量5300万千瓦时,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万元,将彻底解决庄浪县城乡和周边市、县生活垃圾处理难题,为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了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具有建设用地省、处理速度快、减量效果好、污染排放低和能源利用率高等显著优势,通过进一步延长生态环保产业链条,实现“环保+民生”的双赢效益。
平凉市还不断加强生态修复,实施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完成造林封育21.4万亩,以“左公柳”为代表的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加大。强化水资源保护,中心城区地下水水位止降回升。
解民忧办实事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平凉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省市列为民实事全部办结。
“一大份烩菜配两个花卷,打折后只要6元,很划算。”如今,崆峒区碧湖家园老年食堂是市民刘芳俊每天固定的“打卡点”。
据了解,为了让老年人愿意吃、吃得好,崆峒区老年食堂的老年餐均低于市场价,对60周岁至79周岁的老年人、80周岁至89周岁的老年人、9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老年食堂就餐时分别享受市场价8折、7折、5折优惠;为60周岁及以上民政兜底和特殊困难群体订餐免费配送,真正做到让利于民,将实惠落到老人的餐桌上。
为切实解决部分住院生活困难老年人的吃饭问题,崆峒区在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设置免费爱心助餐点,专为特困供养人员和75岁以上住院困难老人提供用餐帮助。
价格实惠,品种丰富,色香味全,这是崆峒区居民对老年食堂的普遍评价。
“一老一小”牵动千家万户。平凉市不断健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全力加快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级互助幸福院、托育机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42万人次,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4700多户,2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搭平台、架桥梁、促就业。平凉市大力实施“个十百千万”就业服务工程,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平台,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和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全市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补贴1.7亿元、创业担保贷款4亿元。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平凉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精心谋划实施各类项目,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校舍1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园位5400个,“择校热”“大班额”“入公办园难”等教育民生难题得到有效缓解,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和7所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甘肃医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平凉市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的目标,强化县级医疗机构特色专科建设,提升县域急诊急救和大病救治能力。健全落实基层首诊制度,不断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特色科室建设,强化医疗设备配置和医务人员培训,在医共体牵头单位的帮扶下走“一院一特色”路子。
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平凉”工程建设,落实帮学助教、医疗康复、心理抚慰、亲情关怀“一对一”措施,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发放就业补贴。
“‘保姆式’‘店小二’贴心服务让我们的项目高效实现了签约就能开工。”在2024年3月13日举行的平凉市招商引资(北京)推介会暨平凉红牛系列团体标准发布会上,甘肃新仰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焦国宝表示。
平凉市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全面落实“包抓联”工作和“六必访”制度,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应用,在全省率先完成“大综窗”改革,97%事项实现全程线上办理,2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部上线运行。
“品质+信用助力‘静宁苹果’迈向高端市场”“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助力经营主体降本减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平凉9月城市综合信用监测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七,居西部地区第一、全省第一,创全省地级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排名历史最好成绩。
成绩来之不易,重任始终在肩。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平凉市将坚决扛牢“创新突破、奋楫前行,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力争上游”的使命任务,坚持干字当头、稳中求进,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田丽媛 赵育娴)